2024年第五十七期报刊(进步与分享、质量改善)中山市思源电器有限公司10月30日

2025-03-28

登高与突破

— 梁露

 


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舵手,面对风雨,有人选择避风港,而有人则选择乘风破浪,勇往直前。2024 年巴黎奥运会的网球赛场上,郑钦文以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诠释了 “于萧瑟中刚强,于逆风中飞翔” 的壮丽篇章,为中国网球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突破了自己的极限,所以当我拿下这场胜利的时候,情绪是完全控制不住的。” 在巴黎奥运会的网球赛场上,郑钦文用她的坚韧与拼搏,具象化了女性力量的强大。女性力量,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郑钦文在赛场上每一次挥拍的果敢,每一滴滑落的汗水,每一次逆境中的奋起。她在赛场上的表现,便是对女性力量最生动的诠释。她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无论是在体育竞技还是在其他领域,女性都能够展现出独特的力量与魅力。


近两年,郑钦文与斯瓦泰克相遇了 6 次。在每一次交手中,她都是输家,其中甚至有几次是 “ 败”。在一些网球迷心里,斯瓦泰克几乎成了郑钦文 “梦魇” 一般的存在,也有人说,斯瓦泰克是郑钦文 “无解的对手” 。直到奥运会半决赛开赛前,还有网友表示,郑钦文应当 “保存体力,去争铜牌” ,然而现场没有人能想到,面对世界排名第一,曾在罗兰加洛斯拿到过四次法网冠军的斯瓦泰克,郑钦文能一口气追回四局。最终,在两人的第七次交手中,郑钦文以 6:2、7:5 获胜。


“昨天是体力上、精神上最艰难的一场比赛,今天是我整个实力以及意志品质的突破。因为我终于突破了脑海中的障碍。我终于证明了我可以在她最擅长的场地上打败她。我一直知道我可以做到,但知道和做到是不同的,而今天我真的做到了,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为祖国感到骄傲。我现在感觉自己的心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郑钦文 2002 年生于湖北十堰,6 岁那年随父亲到北京观看了奥运会,就此喜欢上了网球。从少时沿着职业化路线成长的投入,到不同阶段辗转各地求学的经历,再到通过努力不断积累的一些优势和天赋,都推动着郑钦文去追寻更高的目标,赢得澳网半决赛后,有人称郑钦文为 “黑马”,其实早在打进大满贯之前,郑钦文就已经在多个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她说:“没有哪一场比赛是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到今天的” 。


一颗种子,历经十年风雨磨砺,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郑钦文从小便接触职业化、国际化培训,目标明确,成为顶级选手。一路的拼搏与坚持,年轻的郑钦文成为第二位进入世界前十的中国球员。她最大的特点是 “独立、自信、自律” ,有强大的内驱力,赛场上尽显霸气,眼神里透着杀气。正所谓 “少年得意尽轻狂,何惧人间烟与霜”。对于 21 岁的郑钦文来说,属于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那些看起来比你勇敢的人也像你一样害怕,他们只是在黑暗中把口哨吹得响亮一些罢了。


拿下赛点的那一刻,郑钦文再一次扔掉球拍,躺倒在这片带给她最大荣耀的红土场上。突破极限,超越自己,郑钦文用一枚奥运会女单金牌创造了中国网球新的历史。“能够为国争光,我觉得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她在第三轮比赛中挽救赛点首次击败世界第一,决赛横扫夺冠,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其实,爬到山顶,不是为了让全世界看见你,而是为了让你看见全世界。人开始有梦想都很容易,但想要坚持却很难,有时候走得太远会忘记来时的路,只有不忘自己最初的梦想,到最后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优秀巡检员的三大技能

— 王琦


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这句话对于制造企业有深远意义,揭示了生产品质与现场 IPQC 巡检人员的综合能力及生产员工的品质意识息息相关。

 

物料和制程工艺的稽核

 

IPQC 要对物料非常熟悉,对准备上线的所有物料要看 IQC 检验 PASS 章、物料编码、物料名称和供应商名称,是否与 BOM 要求一致。
1,核对物料时,要在生产线领好物料至投产前这一段时间内完成。
2,核对物料务必要以 BOM 表为准,且 BOM 表、IQC PASS 章、实际物料三者要一致。
3,核对物料要仔细全面,大到底面壳小到螺丝,千万不能落下哪一项不去稽核。
物料稽核 OK 后,便开始生产,IPQC 还要对制程中的工艺进行稽核,生产线有无挂工艺流程图、SOP,工序排位和员工操作是否与流程图及 SOP 上相符。
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到位了,要做好每一件事就要认认真真地去做,没有其它的捷径。

望闻问切诊发现问题

医生查病时有 “望闻问切诊” 五大手法,做品管也要借用这种方法,使得检验手段更加完善。

 

  • “望” — 看、检查的意思:要求品管员脚踏实地的一一去落实,问题一般都能发现。
  • “闻” — 听的意思:就是要增强对事物的敏感性,以及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加以推敲,得以发现或预防问题。
  • “问” — 了解、询问的意思:要多问一问生产线上的员工生产情况,因为他们在亲自操作,对生产状况最熟悉。但是他们不太知道后工序的情况,不能清楚的判断质量的好与坏,以及有什么影响。
  • “切” — 自己动手做和动手找原因:脑袋里面要带着疑问去看事情,一些结构性及隐含性的东西必须动手去做,要经常从符合性和适用性的角度来判定事物。这几点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做事就会事半功倍。
    要多看员工挑出来的不良品,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发现的问题,但员工有发现,我们就要把不良信息及时收集起来,再作出相应的对策。

 

IPQC 在工作中,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同时要胆大心细,不能犹豫不决对产品的判定要干脆利落,不要拖拖拉拉,因为拖拉给人感觉不好且耽误时机,有些问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意见不一致,沟通达成共识

 

 

品管与生产之间,一个管质量一个管效率,立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一样,意见不统一是很正常的。但不能一个说不行一个说行就去闹矛盾,不行是哪里不行,行又是行在哪里,冷静下来双方探讨达成共识才是关键。IPQC 如果在工作中因标准问题,与生产意见不一致,首先向生产线提出,如果他们不接受,则要及时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提出来,取得本部门上级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去开展工作。


在工作中,要把事情做好,不管用什么方法均可,但要讲道理、讲原则。IPQC 在生产线上做事,线长或员工不配合,就觉得没办法或做得比较辛苦,就打消了积极性。自己总找别人身上的毛病,说别人不配合,自己有没有静下心来想一想,现有的阻力、我们的态度是进或退都在自己的手中,你要选择哪一种呢?是把这个困难摆平还是退缩呢?
“天下事非一人之所能独力,事欲欲有所为,必与其类同心共济。” 工作上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搞好品质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就可把事情做好的,是靠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是观念的提升。


别人对我们工作不良指责或提出改善建议,认为对我们不利而不采纳,甚或怒目相向,是错误的做法。我们要虚心接受,对自己不足的地方要分析改进,对不同建议要 “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及观念。